“为了给新年增加喜庆气氛,我和几位老一同,现已忙活了好几天了!”李福聚是琯头镇壶江村白叟会原会长,也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党员志愿者。多年来,他热心公益事业,看护乡愁。
“明嘉靖年间,梅花、壶江两地军民一起抗倭,互用‘依舅’作哨语,合力捍疆护海。从此,两地渔民互称‘依舅’相沿成习,无论是防护外寇仍是抗击自然灾害中都并肩作战、同甘共苦,两地情缘早已传为佳话。”李福聚和记者说,为了留念两地的友谊,1998年梅花公民在壶江建起了友谊牌坊。3年后,壶江的乡亲们自发筹资近百万元,方案在梅花镇建起这座“梅壶友谊楼”。
“这座楼承载着乡亲们的期望和情感,咱们必定要把它建好。”工程历经近十个月,身为工程准备组成员的李福聚简直天天都按时出现在施工现场,评论规划的详细方案、与施工队交流、查看施工进度……大大小小的事都少不了他的身影。
村里提出要建筑壶江大桥的方案是在2016年。得知此事的李福聚带头捐了1.6万元,“我一个个打电话,将家园要建筑新大桥的音讯传递给旅居海外的亲人和朋友”,我们深受牵动,纷繁捐款支撑。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撑下,共筹资2100万元,大桥得以顺畅开工。
2019年,大桥主体工程竣工,完毕了壶江岛孤悬闽江、只能依托舟楫来往的前史。